当前位置:主页 > 天堂II页游 > 在美国丧尸的身躯中,埋藏着海地人民的血与肉(2)

在美国丧尸的身躯中,埋藏着海地人民的血与肉(2)

时间:2019-11-01

这与法国人类学家德鲁基的说辞不谋而合,他在1930年看到了几个田间干活的海地农奴,从而描述到:“他们穿着麻袋做成的破烂衣服,双手无力的垂在两旁,脸孔和手上似乎都没有肉,皮肤如同发皱的羊皮纸一般紧贴着骨头。” dedecms.com

在美国丧尸的身躯中,埋藏着海地人民的血与肉 内容来自dedecms

反殖民战争以及海地黑奴的生活情境,引发了欧美人对于巫毒元素的恐惧。在这一时期,丧尸题材的作品仍与海地这一地点有着相当强的联系,甚至特定“在海地发生”。而诸如行动迟缓、毫无生气,无自我意识等经典的丧尸元素虽已成型,但与如今的主流认知还有一些差别,此时的丧尸更偏向巫术之下的人形傀儡。

本文来自织梦

恐慌与理性的交织下, 丧尸迈向了科幻

内容来自dedecms

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,美国丧尸仍然与巫术更为密切,只不过多了一些现实色彩。在1941年的电影《丧尸之王》(King of the Zombies)中,就出现了一名控制丧尸窃取情报的间谍。当时德国的纳粹高层海因里希·希姆莱也特别喜欢研究神秘学,还自行主导过魔术和各种仪式,1943年的电影《丧尸复仇》(Revenge of the Zombies)受此启发,将纳粹和丧尸结合了起来。 dedecms.com

在美国丧尸的身躯中,埋藏着海地人民的血与肉

织梦好,好织梦

《Shock Waves》的一张海报

事实上,“纳粹丧尸”的理念也影响了后续的许多作品,比如1977年上映的《Shock Waves》,以及2009年的电影《死亡之雪》。从整体上看,其丧尸形象的背后仍有一个集中意志,《死亡之雪》中甚至存在持有自我意识的独立个体,与如今的主流形象并不相符。

内容来自dedecms

而丧尸元素真正转入现代化与科幻化,与冷战期间的许多背景也有关联。

织梦好,好织梦

从1947年开始,美苏两国就开始通过部队部署、军事结盟、间谍活动,军备竞赛等行为进行非直接对抗。人们还没从二战的阴影中缓过神来,一场更大的灾难似乎又逼到了他们跟前。美国民众的恐慌情绪不言而喻,而借由工业化的洗礼,以及积极推进的太空、科技竞赛,人们对于世界的看法又多了一些理性。 织梦好,好织梦

在美国丧尸的身躯中,埋藏着海地人民的血与肉

dedecms.com

在《外太空九号计划》中,丧尸是被外星人复活的

当人们借着丧尸题材的文娱内容宣泄情绪时,巫毒元素的异化也需要变得更为合理。1950~1960年代上映的丧尸电影开始引入太空竞赛的大背景,《外太空来的僵尸》(Zombies of the Stratosphere)应该算最早的尝试。在相当一部分作品中,外星人会通过各种方式研究人类,用药剂操纵尸体自然也是其中一环。

织梦好,好织梦

很快,巫毒教的“还魂术”就有了一种更科学的说法。一位名叫纳西斯(Clairvius Narcisse)的海地男子表示,自己曾在1962年时因财产纠纷而被巫师所害,无故病倒之后被迷迷糊糊的埋入坟墓,随后又被挖出来运往农场干活。纳西斯声称自己服用了一种药剂,从而变成了失去神智的行尸走肉。

织梦内容管理系统

在美国丧尸的身躯中,埋藏着海地人民的血与肉 copyright dedecms

Clairvius Narcisse

这套看似胡诌的话语背后却有一定的合理性,它将丧尸的源头从巫术转化成药物,也让民族植物学家韦德·戴维斯的理论大红大紫。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

在1985年出版的书籍《蛇与彩虹》(The Serpent and the Rainbow)中,戴维斯详细写下了自己对“丧尸粉”的研究,并声称巫毒教巫师在其中掺杂了河豚或蟾蜍毒素,这些毒素会导致幻觉和神经系统紊乱,从而产生假死状态,人类在这种情况下有几率成为行尸走肉。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

由于缺乏切实依据,戴维斯的说法自然受到了学界批评,“丧尸粉”的真实成分,以及它的药理反应都是存疑对象。严重情况下,河豚毒素会导致瘫痪和呼吸衰竭,随之而来的就是死亡。从医疗案例来看,它没法让人类维持在精神恍惚,或者受人控制的状态。

织梦内容管理系统

当然,韦德·戴维斯看到的“粉末”可能确实存在,但其作用应该经过了异化和曲解。

copyright dedecms

与大部分泛灵论衍生的宗教文化相同,巫毒教祭祀不仅需要主导神与人的沟通,而且也得负责民众的身体与心灵疗愈,甄别和研磨药粉无疑是一道日常工作。直到今天,巫毒教的祭祀仍然会在死者面部抹上粉末,在1986年华盛顿邮报刊登的文章中,戴维斯也承认“丧尸粉”更像是一种精神信仰层面的寄托。

本文来自织梦

在美国丧尸的身躯中,埋藏着海地人民的血与肉

织梦好,好织梦

在海地的市场中,如今也有被碾碎的药物

事实上,源于非洲的许多宗教观都未能融入现代社会,这使得我们缺失一些意象的解释能力,从而促使异化的过程进一步加速。非洲中部的部落中有一种名为“Nkisi nkondi”的雕像,当人们第一次见到它时,布满雕像的钉子和刀片更容易让人联想到诅咒人偶。但在当地的习俗中,只有部落间缔结条约,或是成功治疗病患时才会钉入钉子,它其实是一种秩序的象征。 织梦好,好织梦

不过,“丧尸粉”的真假对很多人来说并不那么重要,“药物致病”的概念仍然被流行文化普遍接受。 织梦好,好织梦

无论是《生化危机》还是《行尸走肉》,丧尸最初的成因都来源于某种病毒和药剂的传播,并形成了更细致、更理论化的一套特征,比如特殊能力、身体特化、超越人类的坚韧、不会攻击同类等要素。这种生物一下子从神神叨叨的奇幻题材迈入了科幻领域,它们依托着生物变异的理论,剥下了仅剩的人性色彩,其形态向着更为多元化的方向发展。

dedecms.com

在美国丧尸的身躯中,埋藏着海地人民的血与肉

dedecms.com

如今的丧尸可能更为狰狞 dedecms.com

一尊面孔,两条血脉

内容来自dedecms

  • 共3页:
  • 上一页
  • 1
  • 2
  • 3
  • 下一页
  • 上一篇:厄齐尔冤死!玩命也赢不了埃梅里的心 阿森纳之殇 下一篇:大侠别这样:中国僵尸VS欧美丧尸 死活都要害人